服務熱線
189-1036-7538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櫻花島國游學夢》
體 裁:文化游記
出 版 社:中國文聯出版社
出版策劃:鳳凰樹文化
作 者:趙建華 著
頁 碼:264
印 張:8.25
紙張類型:70克膠版紙
定 價:28.00元
開 本:小32開本
成書尺寸:寬×長=130×185(毫米)
書 號:ISBN 9787519028640
編輯推薦
以三十年的旅日見聞
真實再現日本民眾生活
真切體會中日文化差異
為你勾勒
傳統與現代
城市與鄉村 相得益彰
人類與自然 和諧相處的圖景
告訴你一個真實的 東方島國
內容簡介
本書作者以一個妻子與母親的身份,以東渡日本陪夫自費留學的親身經歷,生動描繪了與眾多日本友人的交往細節,記錄了一家人不斷融入日本社會的曲折的心路歷程,為有意到日本旅行、學習、生活、工作或對日本文化感興趣的讀者,提供了一個視角獨特、不可多得的閱讀樣本。
作者簡介
趙建華,中國湖南省長沙市人。1966年畢業于中國長沙市三公里小學。1969年畢業于中國長沙市第5中學(雅禮中學)。1978年畢業于中國湖南師范大學中文系。1989年留職停薪隨夫自費留學日本至今。
本書目錄
第一章 出國
童年的記憶
學雷鋒 做好事
湖南烈士公園
“文革”中的亂讀書
進工廠當工人
我和他
……
第二章 異文化交流
鹿兒島大口市“中國留學生與青少年聯歡會”
谷口徹二先生
鹿兒島大學宮回甫允先生
山囗紀男先生
湯田五三已先生和湯田芳樹先生
田原桂子先生
友岡洋人君
……
第三章 異國的人妻
東京都國立市公民館
東京都國分寺的中華料理店“龍栄”
東京都國立市的“ママの森幼稚園”
神奈川縣川崎市的“ミニストップ”
中國殘留婦人第二代小林順子女士
中山美華一家人
……
第四章 持家永住
鹿兒島市“日高荘”
東京都國立市“土方荘”
東京都國立市“有美荘”
千葉縣袖ケ浦市的公司住宅
……
第五章 歸來
湖南人在日同鄉會
第一次回國探親
第二次回國探親
投資合伙家鄉企業
在東京經歷“3?11 東日本大震災”
隨夫駐在中國溫州瑞安市
……
精彩章節
我們的學習不像正規的日語學校那樣規定嚴格。每周一個上午兩小時的課。從日常會話和自我介紹開始學習。日本人初次見面時,首先習慣介紹自己的姓名,主婦們還介紹自己的家庭成員。老師首先教我們這些日常會話,然后我們邊學習邊用學會了的日語來進行自我介紹,還將自己寫的文章在課堂上交流甚至發表。
記得剛開始時我的自我介紹是這樣的:“我是三個月前從中國長沙來的×××,家庭成員有三人。主人是大學院的留學生。還有一個‘娘’(日本人稱自己的女兒為‘娘’),在上幼兒園大班”。介紹完畢后,我實在忍不住失聲大笑。我們中國女人來日本后都成什么了,“愛人”成了“主人”,“女兒”變成了“娘”。這日語真的是太搞笑了,竟然就這樣利用現成的中國的漢字變為自己的文字語言,還理所當然地賦予這個原始漢字以根本不同的含義,真是有點不可思議。
日語講座每年招生一次,招生廣告刊登在市政府的報刊上。每期日語講座結束后,公民館都組織我們參加地區的日語辯論會。記得我第一次聽辯論會時,一位中國臺灣人和一位菲律賓人的發言至今印象深刻。這位中國臺灣女性的丈夫也是留學生,她放棄了在中國臺灣的記者身份隨夫來日陪讀,與我們一起參加了公民館的學習。在辯論會上,她的發言是《我是中國人,結婚后不改姓》。當時與我們交流的日本主婦們都十分驚訝和不理解中國女人為什么結婚后可以不隨男姓而繼續保持自己的姓氏。因為日本法律規定了女性結婚后必須要改隨男方的姓氏。所以日本的女性一般都有兩個姓,結婚初期向別人做自我介紹或寫信時,都會介紹現在的姓名和舊姓。
在辯論會上,另外一位與日本人結了婚的菲律賓女性也在會上發表講話。她的發言是《請不要騷擾我》。當時在日本的菲律賓女性較多,有不少人認為菲律賓女性多從事一些服務性行業或風俗業的工作等。因此有的從事正當職業的菲律賓女性也無緣無故地受到性騷擾。在當時的日本社會,日本男性娶菲律賓女性為妻的也不少。結婚后成了日本人的妻子們,有時在社會上也不時受到不公平的待遇。當時,在日本的菲律賓女性遭受性騷擾的事例時有報道,因此正直的菲律賓女性利用公共渠道發出呼吁,追求和維護自己的人權。
我們在公民館的學習很豐富愉快。除了學習日語之外,有時主婦們在一起,利用公民館的廚房做出各國的料理共同品嘗。我們也請日本主婦當日本家庭料理老師,學習做日本的手卷壽司、手握飯團、“弁當”等。有時我們還學習插花和茶道,親身體驗日本文化。公民館還將我們的學習成果不時地登上地方的報紙雜志,并組織我們出去旅游。我第一次登上富士山,就是公民館組織我們日語講座的朋友們一起去的。